10月31日,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和重庆计算机学会研究联合重庆大学举办的“一流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研讨会暨培训会”在重庆柏思酒店开幕,智能科技学院教师孙海超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指出,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线教学是一流课程建设与课堂革命的新常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可以解决因材施教问题。内容有重构、方法有特色、技术有运用、形式有创新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标准。

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发言
随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波老师对Python知识点做了精讲,并以重庆大学公共基础编程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例分享了多个Python课程的教学案例。

重庆大学教师陈波发言
会议最后,重庆大学刘慧君副教授针对面向赋能教育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做了汇报。根据当前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应用问题能力不足,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专业应用结合“专”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融合专业应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应用需求。

重庆大学刘慧君副教授发言
此次参会对智能科技学院Python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智能科技学院:孙海超
责编:苟明娇
2020年11月6日